国金学术 | 国家金融学系列第15期暨国际金融学院第200期学术系列讲座顺利举行

发布人:学院管理人员

5月24日下午,国家金融学系列第15期暨国际金融学院第200期学术系列讲座在线上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的主题为:企业迁移的减排效应:兼论“污染天堂假说”与“波特假说”,主讲嘉宾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蔡宏波教授,讲座由我院欧阳艳艳副教授主持,我院院长黄新飞教授、王飞副教授、徐静副教授、李伟平助理教授、李磊特聘副研究员以及70余位本硕博同学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开始,黄新飞院长代表学院欢迎蔡宏波教授莅临线上会议指导国金学术,欧阳艳艳副教授对蔡宏波教授的学术领域和成就进行了介绍。

蔡宏波教授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理论分析与创新之处,指出了企业是污染排放的重要来源,研究企业行为对于从源头处进行污染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企业迁移的视角出发,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迁移对降低污染物排放量的促进作用,并进一步检验了“污染天堂假说”和“波特假说”的影响机制。

蔡宏波教授重点介绍了论文的模型设定。文章使用了第t年i企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被解释变量,该指标越大,企业在某年的污染排放量越高。在回归模型中,文章还加入了企业和年份的虚拟变量来控制个体和年份固定效应。

接着,蔡宏波教授展示了论文的实证分析结果。基准回归结果表明企业迁移会对污染排放产生显著的负效应,企业迁移后变得更加清洁。以上的结果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如平行趋势检验、控制省份时间趋势和行业时间趋势、替换被解释变量、缩尾处理等。另外,文章以企业所在行业上一年度的迁移比例作为工具变量,巧妙地解决了企业迁移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县际迁移企业、本土企业、高污染行业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的迁移行为更能导致污染排放的降低。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当企业迁往环境规制程度更低的地区时会扩大污染排放,符合“污染天堂假说”;企业迁移的技术升级效应会导致污染排放降低,且迁往高环境规制地区的企业技术升级效应更加明显,符合“波特假说”。

最后,学院师生围绕我国在不同年份颁布不同硫管控政策的固定效应、企业迁移后特定行为(如置厂、行业更迭、政策福利等)的识别、以及多期DID中可能存在高污染企业先迁移而成为对照组等研究方法上的问题与蔡宏波教授进行了交流与探讨。整场讲座氛围活跃,老师同学们也都收获颇丰。至此,本期讲座圆满结束。